春节临近,不少非遗文化产品正在市场上热销。楚雄彝绣就是其中之一。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省级传承人丁兰英看来,近几年,楚雄彝绣在国内国际大放异彩,将传统文化与时尚融合的绣品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
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大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也是传承楚雄彝族文化最生动的载体之一。如今,通过“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一根绣花针,绣出了亿元大产业,带富了5.7万名绣娘。
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丁兰英的彝绣工坊,十几名绣娘正飞针走线,绣出一片片灵动的四叶草、一朵朵鲜艳的马缨花。“大家要赶在春节前完成最后一批订单。”丁兰英说,其中最大的一个订单是与品牌商联名的600件带有彝绣图案的衣服。
这些年,楚雄各地流行的一句“带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着家”,便是对绣娘最好的褒奖。正因如此,楚雄州坚持提升彝绣的“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让彝绣亮相各大时装周,为市场拓圈。
|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本文地址:https://suzhe.net/article/566c7346c8614d4d8c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