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森林消防员,第一次参加靠前驻防,26岁的魏驰煊“有使不完的劲儿”。
魏驰煊所在的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伍安康驻防分队承担着秦岭及大巴山区的消防任务,区域内高山密布,植被茂密,近两个月来降水稀少,消防压力十分繁重。
春节前,陕西机动队伍二中队50多名官兵入驻安康。刚安顿好生活起居,队伍就开始开展工作:了解驻防区域周边环境,认识防区地形地貌特点,研究本区域开展消防救援的重点难点……
队伍里很多官兵都是第一次来到安康驻防,对秦岭及周边的情况不是很熟悉,32岁的中队指导员徐号一边和当地应急部门对接,了解实际情况,一边带着队伍骨干,深入林区实际调研。针对山大沟深、植被茂盛、山体陡峭等特点,徐号列出了强化绳索训练、水泵架设与撤收训练、战备拉动等科目。
魏驰煊是所在班级的“水带手”,每次开展水泵架设训练,他都要背着3条水带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之前在部队当兵,魏驰煊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很有信心。加入森林消防队伍后,常规训练中,他从没掉过链子。可来到安康驻防,在山区开展实训时,他发现“冲刺起来很费劲,腿肚子经常会打软”。
“以前训练大都在地势比较平的地方,这次在秦岭,地势陡峭,植被茂密,平时30多斤的水带一下感觉沉了很多。”魏驰煊感受到了山区工作的挑战性,便自加压力,别人练一遍,他练两遍,经常练得满头大汗,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万一有火情,水泵架设出了问题,就会耽误救援任务完成,给整个队伍拖后腿。”魏驰煊说。
绳索训练也是训练的重要科目。“我们这支队伍有刚入职一两年的新队员,实战经验相对欠缺,有些虽然参加工作多年,可大都在地势比较平缓的东北林区、内蒙古草原驻防,对这种陡峭山区救援并不熟悉。”29岁的二中队五班班长党子杨说。
为了克服这个短板,连日来,中队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绳索训练。“有些山崖坡度很大,经常会有滚石,这都对绳索起降带来挑战,需要了解实际情况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才能在确保消防员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有效开展救援。”党子杨说。
在加强重点科目分解训练的同时,队伍还全面开展战备拉动。“每周至少3次模拟拉动,其中至少一次是夜间拉动,经常大半夜就拉队伍上山。”党子杨说,凌晨时风小、温度低、湿度大,还能看到明火,是消防救援的黄金时间,因此,这个时段的训练十分重要。
队伍里一些队员的家就在安康,但他们却没有申请回家。“这一段时间我们战备做得好,人民群众就能过一个祥和的节日,秦岭就能多一分安宁。一想到这点,大家伙儿都觉得,站好守护秦岭的一班岗,苦些累些也很值!”徐号说。
日前,甘肃森林消防总队政治部主任苏国明来到安康驻防点检查指导工作,对驻防分队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开展战备训练给予充分肯定,他勉励指战员始终保持高昂的“创业”劲头、当好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的“排头兵”,为守护秦岭贡献森林消防员一分力。
|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本文地址:https://suzhe.net/article/5d81d08331e399d142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