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年谱》
蔡梓源
王志娴
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程十发《仿黄鹤山樵图》立轴设色
纸本
尺寸:183×96cm题识:戊子(1948年)四月既望,仿黄鹤山人写唐人诗意。十发居士程潼于印造斋。钤印:程潼之印、十发居士、安定郡
新近出版的《程十发年谱》是一代海派绘画大师程十发的第一本年谱,蔡梓源、王志娴伉俪沉潜文献、遍搜资料、考订史实、识读记忆、辨析轶事,从而以40多万字、700多幅图片,全景式、纪实性地呈现、反映了发老波澜壮阔的人生之旅和卓尔不群的从艺之途。
系统梳理
翔实记录
从1921年出生到2007年辞世,程十发87年的跌宕人生,可谓是从柳暗花明到风云际会,从往事并不如烟到来者犹可追忆,《年谱》对此作了系统梳理,翔实记录,从而使发老的人生轨迹脉络清晰而渊源有自。
无论是做年谱,还是写传记,其亮点或是兴奋点就是发现或揭开那些未曾被披露的史实或鲜为人知的轶事。程十发于1934年从松江白龙潭小学毕业后,进入了天主教会创办的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即光启中学,现为松江二中),他不仅坚持绘画,临摹了不少珂罗版古画,尤其是精心临摹了王蒙的《黄鹤山樵画册》,同时也心系文学。初二时,16岁的他在校刊上发表了新诗《枫之笺》:“以前――在秋的林野里,饮过醉的泉水:泛红了你的脸!现在――虽然枯了,只要写,当我写第一笔时,比从前鲜艳得多了!……去吧!春之溪头的桨声已复活了!昨夜――树上的歌声已出现了。”这真是令人惊艳的发现。全诗细腻传神、意境婉约。我与发老相识多年,平素多有请教问学、垂询艺事,这首诗的发现也解开了我的一个疑问:在我与发老的接触中,发现他才思敏捷,常能即兴赋诗,而且文笔清新自然,诗意高迈深远,原来他在“恰同学少年时”,已是诗心萌发。
佐证史实
澄清疑惑
评析解读
史述意识
发老一生留下了大量精品力作,并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笔墨风采、艺术特征与美学追求。《年谱》对此做了不少评析解读,产生了理论性的认知和审美性的提升,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如1981年3月7日,发老应邀为香港集古斋绘制《烟云山川图》,满纸云烟流岚、峰峦空鳌⒕吧逡荩赌昶住菲牢鲈疲骸跋壬杓松阌凹挤ǎ桃饽:嗽丁⒅小⒔埃痪跎蝗冢锤丛稳荆愦畏岣欢涣杪遥永没胪眩!奔蛎鞫笠鄣愣捞亍S秩1987年2月,发老绘《仿陈洪绶〈杨升庵簪花图〉》,《年谱》解读谓:“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陈洪绶绘《升庵簪花图》,先生宝爱陈老莲之画,故袭此主题,但构图与人物性格的表现然有别,可能参考自他所藏陈洪绶《簪花曳杖图》。”从而辩明了发老取法的创作源头与自辟蹊径。
从1984年11月发老出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到2004年任上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这期间,发老倾其全力投身于画院重建,从而开创了上海中国画院在新时期鼎盛辉煌的20年。对此,《年谱》以重笔浓墨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记录,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史述意识。
由此,《年谱》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和清晰的视角,展示了发老从丹青翰墨到文心雕龙的时代意义,诠释了发老从“何谓大师”到“何止大师”的历史贡献。
|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本文地址:https://suzhe.net/article/7f65788e5b5f121372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