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著网- 快速收录,优质整合!

全域旅游带火边陲小镇_村官频道


文章编号:680 / 更新时间:2025-02-01 17:05:33 / 浏览:

全域旅游带火边陲小镇_村官频道

  崇左市大新县是地处祖国南疆、广西西南边陲的“壮乡”,和越南接壤,总人口约38万人;十几个民族聚居于此,其中壮族人口达到98%。由于地处独具风情的中越边境旅游带,大大小小40多处景区景点星罗棋布,大新被装点成了一座风景秀美的边陲小城。

  在这些景点中,硕龙镇的德天跨国瀑布是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跨国瀑布,德天瀑布一部分在中国,另一部分在越南,两国风景与文化在此交融,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游览;而随着瀑布的火爆出圈,几年前,瀑布所在地——硕龙镇德天村也实现了脱贫摘帽,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以前穷得很,坐拥丰富资源,但村民们却守着金山不知如何用,村里年轻人结婚都成问题。现在哩?粗略算了一下,这几年有近30个姑娘带着丈夫来德天村落户了。”谈到村里的变化,德天村党总支书记麻成武忍俊不禁。2018年以来,德天村新增人口85人,其中不乏年轻大学生的身影;村里还成立了德天屯旅游服务有限公司,2023年总收入达到2500万元。

  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村究竟如何盘活村集体资源,找到增收致富的密码?

  故事要从1999年说起。彼时,村民们发现德天瀑布虽然景色美、水量大,但只有乘坐竹排才能近距离感受瀑布的壮美,于是村里自发组织成立了竹排经营服务部,通过“竹排游”迈出旅游开发的第一步。但由于村民们经验不足、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这份事业并未达到预期。

  “当时农业也凋敝,人口稀少,村民守着好山好水却过着穷日子。”麻成武说。

  直到2012年,德天村村委会派出年轻骨干党员前往桂林市考察学习,随后成立广西大新德天屯旅游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支部+公司+边民”的经营模式将“竹排游”规范化,吸纳村民以入股形式参与公司运营,德天村的文旅产业才走上了快车道。

  历经十余年摸索,如今在这个有286人的村庄里,112名村民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加上周边村的一些员工,总数达到156人,平均月收入超过5000元。

  随着旅游产业的兴旺,这个边陲小村也赢得了不少有志青年的青睐,吕大明就是其中之一。原本在广东打工的他返乡时感受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蓬勃气息,于是回到德天村开餐馆、办民宿。“现在我的客栈有24间房,旅游旺季几乎天天爆满,每年利润可达三四十万元。”吕大明说。

  发展全域旅游,如今已成为地处中越边境的硕龙镇的发展思路。“现在镇里几十个村都在行动,大家拢合在一起,大力发展边关旅游、红色研学、休闲农业等产业,实现‘一镇一景区、一村一景点、处处有风景’的大景观格局。”硕龙镇党委副书记王宝英说。

  通往德天瀑布必经之路上的隘江村,就是硕龙镇全域旅游版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晚上这里的篝火晚会常常是人山人海。去年我们村获评了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了。”隘江村党支部书记梁海东说。

  近年来,陇鉴屯通过引进南宁一家文旅公司进行管理,将屯内已有百年历史的26座干栏式古民居重新修缮,并搭建了戏台、新装了路灯,进行全方位的绿化美化。壮族村民们在古寨里做起了农家乐,同时从事旅游讲解、民俗表演、产品销售、日常保洁等工作,28个脱贫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涉及36个岗位,平均工资达2500元/月。

  “现在陇鉴古寨日接待游客超千人,每户村民每月分红400元,去年古寨经营收入超过300万元。”梁海东说。

|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相关标签: 脱贫;乡村;旅游

本文地址:https://suzhe.net/article/b89b5d737b197fb64eac.html

上一篇:东北黑蜂酿出甜蜜事业村官频道...
下一篇:只图家乡早振兴村官频道...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suzhe.net/" target="_blank">素著网- 快速收录,优质整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