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组织根基建设,筑牢“压舱石”
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魏家桥村的村民集体搬上楼以后,小区的居住环境成为大家伙关心的头等大事。多年以来,魏家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吴树兴的带领下,探索“红色物业”模式,由村“两委”成员兼任“红色物业”负责人,实行村党支部与“红色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示范户”构成三级服务体系,形成“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为村民们打造居住舒适、生活便利、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
同时,金凤区坚持以星级评定为抓手,认真落实软弱涣散和经济发展滞后村级党组织动态排查机制,通过走访、实地考察项目、查看档案材料和会议记录、现场交流等方式进行深入排查,切实加强各村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激发村党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注重人才队伍选育,培强“排头兵”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之一。近年来,金凤区以“四个一批”进班子计划为抓手,把本乡本土能人和致富带富能手吸纳到村级干部后备力量中,注重将年纪轻、学历高、致富能力强的骨干补选进村“两委”班子,优化班子成员结构。
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是“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村,常住人口323户1455人,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3万元,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鹏程,就是通过银川市“四个一批”进班子计划,从致富带头人一步步成长为村党支部书记的。
注重村企同频共振,鼓起“钱袋子”
在金凤区良田镇植物园村,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带领着村民一同奔向乡村振兴。“种一棚草莓农民能赚5万元,种一棚西红柿一年两茬才赚2万元。从种西红柿到种草莓,我们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种植不同作物产生的收入差异,李君心里有本账。这本账不单纯是村民稳定增收致富账,还是植物园村产业转型升级账。
|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本文地址:https://suzhe.net/article/e639443873b439d7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