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著网- 快速收录,优质整合!

泛舟千年“苏海”――读王水照新著《苏东坡和他的世界》_读书频道


文章编号:1136 / 更新时间:2025-02-06 19:47:45 / 浏览:

 

 

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苏东坡一直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大众读物若能吸收苏轼研究的学术成果,并以一种相对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将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复旦大学王水照教授是国内苏轼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曾先后出版《苏轼选集》《苏轼研究》《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等学术专著,以及《苏轼》《苏轼散文选注》《王水照说苏东坡》等普及读物。他从事苏轼研究的时间跨度之长、著作数量之丰、成果影响之大,都代表了当今苏轼研究的学术新高度。如今,已届鲐背之年的王先生又为读者精心撰写了一部阅读苏轼的炜晔之作――《苏东坡和他的世界》(中华书局出版),把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熔铸成伟词华章,全景式地呈现了千年“苏海”的艺术世界和文化魅力。

泛舟千年“苏海”――读王水照新著《苏东坡和他的世界》_读书频道

 

 

立体丰满的东坡形象

 

 

这十篇综论,至少为读者提供了三个观察苏轼、了解苏轼并走近苏轼的思考维度。

 

 

第一个维度便是精神维度,即苏轼的形象身份与思想性格。首篇《永远的苏东坡》以“说不全的苏东坡”概括了苏轼作为宋代综合型知识分子精英的各种身份定位,以“说不完的苏东坡”揭示了千年以降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关于苏轼政治态度、文学创作和文化性格的学术论争,以“说不透的苏东坡”分析苏轼所直面的出处问题和生死问题。以上三条论断,不仅高度凝炼了“苏海”一词的内涵特征,而且也充分彰显了苏轼形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泛舟千年“苏海”――读王水照新著《苏东坡和他的世界》_读书频道

明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图片

 

 

作为政治家的苏东坡、作为文学家的苏东坡和作为文化范型的苏东坡,是苏轼在接受史上被赋予的三种立体影像。其中,“作为文化范型的苏东坡”不仅是王水照先生个人独立的学术见解,而且在新时期苏轼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综论提供给读者的第二个维度是文学维度,即苏轼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成就。关于苏轼的创作历程,王先生破除了以往“早、中、晚”三段的常规分法,根据苏轼大起大落、几起几落的生活遭遇,按其生活经历分成“初入仕途”及两次“在朝―外任―贬居”,共七个阶段,又根据其思想和艺术特点分成“任职”和“贬居”两期,并最终形成这两条主线交错并行的苏轼创作道路。在苏轼各体文学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方面,书中避免了泛泛而谈的史论叙述方式,而是以个人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指出苏轼在诗、词、文这三种文体领域的艺术创新和审美风格。这四篇综论,不仅历时展现了苏轼曲折而特殊的文学生涯,而且分体论析了苏轼的创作思想和文学地位。

泛舟千年“苏海”――读王水照新著《苏东坡和他的世界》_读书频道

 

 

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画中描绘正是苏文所写“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资料图片

 

 

绚丽多彩的苏学天地

 

 

其次是王先生对苏轼著作传播的考察。苏轼的作品在东亚汉文化圈内长期受到关注,其著作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均有广泛传播。王先生通过《苏轼文集初传高丽考》等三篇随笔札记,详细考证了苏轼著作最初传到朝鲜和日本的途径和过程,以及海外刊行苏集的版本情况。

泛舟千年“苏海”――读王水照新著《苏东坡和他的世界》_读书频道

明祝允明《东坡记游卷》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资料图片

 

 

融采众体的苏轼阅读

 

 

一本书的著述体裁和写作方式,往往决定了它的读者定位和文化品位。王水照先生在《苏轼研究四种》总序中曾说:“对历史人物进行个案研究,通常采用专题析论、作品解读、人物传记、作家年谱等著述体裁,以期从多种角度、不同层面来展示历史人物的真实全貌。这是一种有效的、便于操作的方法。”这样一种综合视角的研究方法,出自复旦大学朱东润先生对于陆游和梅尧臣的研究,也曾被王先生用于苏轼的研究,并最终形成《苏轼研究四种》。那么,如何在《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这部普及读本中采取综合各体的写作方式,以期到达全方位展现苏轼这一历史人物的写作目的,本书所设的四种著述形式也许是一种有益的写作尝试。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四个专辑。上篇为“王水照苏轼研究”,有“综论十篇”和“苏海拾贝”两个专辑。“综论十篇”采用的是一种论述体的写作方式,以专业的学术视角和平易的语言文字呈现给读者一个整体的苏轼形象认知。“苏海拾贝”则采用较为轻松活泼的随笔体写作方式,撷取二十个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研究话题,以短小精悍的文字,抽丝剥茧,娓娓道来。以上两种写作体式,宏观论述和微观考察相结合,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照应,既保证了本书内容和观点的专业性严谨性,也避免了普通读者面对研究型专著时产生的那种敬畏和隔膜。但是,想要真正走入作家的心灵世界,恐怕还是要读者自己去阅读和体会苏轼的文学作品。因此,本书下篇特别安排了“王水照讲东坡诗词文”的内容,进一步引导和指示读者深入阅读苏轼的经典文本。

 

 

王水照先生在九十初度之时推出这部《苏东坡和他的世界》,也寄托了他对苏轼研究的理想和展望。正如先生在本书“编后记”中所说:“我设想本书的读者大都是东坡的崇敬者,也有部分研究者,我更希望涌现一些从崇敬转到研究的读者。”在新一轮“东坡热”的文化背景之下,我们既不缺乏面向崇敬者的普及读物,也会出现更多面向研究者的学术新著。但是,如果要兼顾这两类读者的知识结构和阅读期待,并试图把苏轼的崇敬者引渡成专业的研究者,王先生的这部《苏东坡和他世界》无疑会引发“日日热,日日新”的公众阅读效应。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6日

11版)

|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相关标签: 中国青年网;苏轼;文章学;精神维度;诗词名篇;析论;作家;苏海;泛舟

本文地址:https://suzhe.net/article/0d2d8f56ef364fc2b5f4.html

上一篇:读大都元代北京城燕土维宅风物熙熙读书频道...
下一篇:以日常视角勾勒历史侧影读书频道...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suzhe.net/" target="_blank">素著网- 快速收录,优质整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