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眼看肉牛到了出栏的时候,村民马占平联系了几个牛贩子打听市场行情,可价格都不称心。有人告诉他,村上新建的牛羊肉分割车间最近开始收牛,可比市场价高,马占平心动了。
“老赫,咱这牛养得好不好,你一看就有数。”马占平一个电话叫来了分割车间负责代办收牛的村民赫志明。赫志明围着牛转了两圈,仔细观察体型体态,拍了拍牛背:“一公斤23块钱,行的话就牵到厂子里过秤。”
马占平一听,乐呵起来:“能行,牵走!”就这样,一头活牛卖了1.3万元,比给贩子高了300多元。赫志明买走的牛,定点屠宰后都进了村里的分割车间,经过精细分割包装,全部发给省外订单客户,附加值比卖活牛高了不少。
“我们想法子争取资金建了牛羊肉分割车间,引入村上致富带头人自主经营,高于市场价优先收购本村牛羊,养殖户不用自己跑市场。牛羊肉直接销往东部城市的火锅店,利润就上来了。”马占富说,车间刚试运行,就传遍了全村,不少村民打电话问收购价格,“养殖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产业就能稳得住。”
拓宽增收渠道是宁夏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杨岭村,“两委”班子一直绞尽脑汁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劳务输出是个新方向。
2024年4月,为了鼓励村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杨岭村党支部引入银川一家劳务经纪公司专门在村里设立劳务点,村干部先后三次对全村劳动力情况进行摸排。“我们带着劳务经纪人入户动员,根据村民的学历、技能和身体条件,现场对接用人单位。”王志伟说。
村民马科就是最早外出务工的一批。临近年关,他刚回到村里,就有不少人来打听情况。“原先在新疆,后来去了内蒙古的建筑公司,工地上的活儿咱都能干,当大工一天200元呢!”马科喜悦中带着腼腆。
目前,杨岭村有劳动力495人,实现3个月以上稳定转移就业的309人,村上还积极为区外务工人员申请了一次性交通补贴,稳定就业人员都拿到了务工补贴。眼下冬闲,村上联系职业院校送上门的手工编织、装载机操作、养老护理等就业培训很受欢迎,村民们得空就抓紧“充电”。
|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本文地址:https://suzhe.net/article/96f5de6f2b093e8747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