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产品直联理财公司
产品信息直联只是“系统直联”的一部分。“系统直联”是指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通过制定和发布标准化的系统接口规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的理财管理系统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实现直接联网运行。
按照2018年发布的《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直联接口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总体安排,“系统直联”工作将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投资者信息直联,第二阶段才是产品信息直联。
从产品信息直联内容来看,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介绍,产品信息直联范围覆盖了理财产品从申报到终止的生命周期全流程登记、投资交易以及底层资产的穿透登记等10个模块,直联要素超500个,对机构整合内部系统、数据治理以及系统开发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看来,相较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的信息披露不太透明,主要是底层资产投资交易信息投资者无法及时获取,在刚性兑付模式下,产品的收益披露情况比较差。理财产品直联系统打通之后,各方面信息披露情况要透明很多,一方面可以减少银行人工操作登记压力,提高登记效率和质量,登记出错率降低;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银行业务操作的规范性,营造有利于监管的环境。
“系统直联”难点在哪
根据《工作指引》,所有开通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可申请参加“系统直联”工作,特别是内部系统完备、业务数据报送量大、业务流程和操作风险管理严格、对登记效率要求高的市场机构。
按照2019年更新的《工作指引》,“系统直联”申请机构的内部系统改造并开发要经历数据抽取、应急功能、系统校验、报文交换、下行报文解析等多个环节,才能进行联调测试、项目验收、上线运行。
刘银平表示,“系统直联”之后,要求理财子公司等披露的信息量较大,对其内部系统、数据整合治理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此外,过去理财公司等有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也需要进行整改,理财公司均上线直联系统还需要一段时间。
“系统直联”将对理财子公司产生哪些影响?《工作指引》提到,通过“系统直联”,理财信息登记的要求可以有效延伸至商业银行内部系统,落实监管部门“穿透式”管理的要求,从而在根本上提高银行登记信息的质量,促进理财登记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直联后,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方面实现了自身内部系统的一体化电子管理,相关部门通过整合各业务条线的信息,更好地对理财信息进行管理和登记;另一方面,业务数据实现“不落地”处理,系统间实现无缝连接,有效降低了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发生的几率。
|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本文地址:https://suzhe.net/article/4b37c0b1674004540e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