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著网- 快速收录,优质整合!

巡礼新工程建设“世界第一高桥”的年轻人_新闻频道


文章编号:139 / 更新时间:2025-01-28 14:29:17 / 浏览:

巡礼新工程建设世界第一高桥的年轻人新闻

  冬日寒风中,600多米的高空上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下面是缓缓流淌的江水。1月17日下午,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和关岭县交界处的花江峡谷大桥顺利合龙,刷新了“世界最高桥梁”的纪录。

  花江大峡谷位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西南部,是国内最长的峡谷,有“地球裂缝”之称,还曾是电视剧《西游记》“流沙河收沙僧”的外景拍摄地。

  花江峡谷大桥则跨越这道“地球裂缝”,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其桥高为世界第一、主跨为山区峡谷桥梁世界第一,被当地人称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事实上,早在李召和同事入驻之前,就已有一批年轻人活跃在这里。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安8标项目主要负责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任务。该项目成立之初,管理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为28岁,35岁以下青年占比90%以上。

  2020年夏天,该项目团队的首批“先遣队员”进场,唐寿朋、黄军等测量组成员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穿行在比人还高的灌木林中。遇到悬崖绝壁爬不上去,他们就用绳子绑着弯刀套在树上打个结,攀爬而上。为了节约时间,大家带着水和食物上路,中午饿了就啃馒头、吃速热米饭,有时要熬到深夜。

  进入施工环节,风又带来极大的阻力。峡谷的风大且乱,为了了解风况,设计施工团队利用多普勒激光雷达获取峡谷风的实测数据,并进行风洞试验,分析大桥在不同风况下的反应。设计施工团队最终想出措施,确保大桥在极端风环境下依然稳固。

  施工过程中经常遭遇10级以上强风,工人有时站都站不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团队采用重型爬架施工技术。这种重型爬架如同一个巨大的“蜘蛛人”,紧紧地“抱住”塔柱,保障了工人施工安全。

  花江峡谷大桥跨径大、单根主缆重。用于承受主缆重量、固定主缆、形似“马鞍”的主索鞍,单个重量达100余吨。过去常规使用的铸焊索鞍容易出现气孔和裂纹,强度不稳定。如何将重物吊装到主塔塔顶,同时怎样提高索鞍强度,是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棘手问题。

  为此,项目团队从2022年年初项目正式开工时,就着手研究轻型化锻焊结构索鞍。他们开启了历时两年的“跨界”之旅――对接设计单位、高校、生产企业、主管部门,申报科研课题、做试验、分析数值,从科研课题推进到优化设计图纸评审,从制造监督检查到安装就位,反复论证研究。

  主塔封顶的第一模和最后一模混凝土浇筑尤其关键。当时,整个工作组白天夜里轮流值班。浇筑动工后,现场轰鸣声不断。项目部还组织了志愿服务队,为现场人员定时送夜宵。大家席地而坐,轮流吃饭。“大家就像传接力棒一样,前赴后继,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令我非常感动和难忘。”32岁的项目副经理王淞钰说。

  这次合龙后,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进度条”已达九成,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建成通车。

  大家还记得,2023年4月21日,花江峡谷大桥安龙岸6号主塔顺利封顶。那天,项目建设团队的年轻人来到塔顶放烟花,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接通视频,与家人分享喜悦,有的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相关标签: 花江大峡谷;熔透;骨架;建设任务

本文地址:https://suzhe.net/article/6a42c12a9854c6b61c6a.html

上一篇:让世界青年分享春节快乐新闻频道...
下一篇: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suzhe.net/" target="_blank">素著网- 快速收录,优质整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