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古城绘制详细丰富的历史图谱
――《品读正定》的多重读法
《品读正定》
孙万勇
著
学习出版社
有批评家谈到,两类人适合成为作家,其中一类是农民。他说的“农民”当然是比喻性质,意思指的是那些对本土的生活细节、本地的掌故和当下发生都了如指掌的人。在我看来,写下《品读正定》的孙万勇先生身上就有这样的“农民性”。曾在正定生活、工作过的他,实在熟稔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发生,他对本地的历史掌故了如指掌,也对本地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演进了如指掌。他内在那种知识分子的求真气息与文字功底,使他写好《品读正定》成为可能。
另有批评家谈到,我们的文学文化写作除了作家的个人才华以及问题意识之外,还应有真诚与真情的投入,作家应当在他写下的文字中连接自己的“爱与哀愁”,连接自己的毛细血管,以至让我们在读到他的文字时,能够感受到其中“血液的涌动”。是的,情感的丰沛充盈是这部有关地域和历史大书的显著特色。同样,把正定看作自己“第二故乡”的孙万勇先生在序言中坦承自己在书中的情感投入,甚至使用的是“激情燃烧的常山岁月”。而在《品读正定》的正文中,我们时时会读到孙万勇悄然注入于其中的情感、情绪和情节,它时有豪迈,时有荣耀和自得,时有惋惜,时有悻悻然和愤愤不平……在表露这些情感的时候,孙万勇或隐身于叙述和记载的背后,或直接现身,让“我”出场:当然这一点,也使得《品读正定》区别于多数的史学方志。对本土生活、本地掌故了如指掌,在文字中不惮自我情感和思考的注入,在我看来,是《品读正定》成为新颖、独特、有可读性的基本保证。
|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本文地址:https://suzhe.net/article/eb9e12f06b0804582334.html
上一篇:以严谨考据呈现真实的陶渊明读书频道...
下一篇:书写人间大爱读书频道...